只是对她来说人选需要十分注意,得是正直可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给自己打圆场,最好还是能跟大的博物馆说上话的那种。

乐宛想破脑袋,终于想起来原书中的一个人。

这个人叫万青山,在书中曾经短暂的描写过,本来是个知青,后来成了第一批大学生。父亲是考古学的教授,动荡之前就因病去世。

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学了考古,乐宛看书的时候只看到一半,也就是九十年代。那时候万青山已经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了,更难得的是,他把父亲的收藏全部无偿捐出,在九十年代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乐宛想,就是你了。

摸着胎记集中精神,这个传送有个极为便捷的地方,那就是你可以转移到指定人员相关的地点。就比如现在,乐宛想的就是万青山所在的地方。

睁开眼就是吵吵嚷嚷的人流,年轻的男生女生随着下课铃声离开教学楼,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笑闹的声音。

京市a大的校园,乐宛心下了然,万青山现在应该是行业泰斗了吧,这个岁数还能在学校,可见地位很是稳固。

随手拉住一个学生询问了考古系的坐标,乐宛就提着四个匣子往办公楼去。

途中还被好几个男生搭了讪,还有几个要上来帮她提东西。看惯了七十年代人们牵个手都要担心有伤风化的样子,面前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就显得可爱了许多。

乐宛心情颇好的拒绝了这几位护花使者,装作学生顺利的摸到了万青山的办公室。

整整衣襟,乐宛敲响了办公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