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完毕,郑敏敏就问乐宛:“那咱们这次是个什么章程呢?”
即便郑敏敏跟乐宛相处不多,也知道她心里有章法,一般都是做好准备的。
乐宛翻开自己的小本子:“咱们这次主要是第一次取材,所以内容方面不用太紧张。第一天咱们就到处看看,做一些周围人的采访,还有就是去看看你这边的养猪场和车间有什么变化。明天后天再开始具体聊,可以吗?”
郑敏敏当然无有不应,乐宛上次来过一次之后,他们的厂子就立刻将收益翻了好几倍。
今年这才夏初,就已经有很多人打来电话要预定中秋的员工礼物了。
乐宛跟着郑敏敏转悠,也跟郑敏敏杂七杂八的聊着。
去年郑敏敏的前婆婆闹的那一通,本来叫她在公社里受到了一点非议。
钱卫民再怎么说也是顺风公社的人,郑敏敏就算是再能干,那也是个外来户。生了个女儿又怎么样?她都不跟钱卫民过了,那自然也是不能再担任厂子的负责人。
说出这种话,未必是真有什么为钱婆子伸冤的心,不过是不想看见郑敏敏把着这么挣钱的厂子罢了。
“那后来怎么处理的?”
“还得谢谢你们的报道,后来钱卫民丢了工作,本来是窝在家里不敢动弹的。后来有些人就跟他说什么我一个外来户把持厂子什么的,他就扬言要去上头告我,说我颠倒黑白诬陷他。还是厂里的职工帮我说话,再加上妇联来人给我口头表扬了一下,钱卫民和那些人才不敢妄动了。”
乐宛还是蛮欣慰的,问她下一阶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