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从管户籍的地方来卡改名也许会是一个方法。

于是乐宛就在《梧市早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内容就是下乡的知青考上了大学, 但是被人冒领了通知书。对方拿了知青的通知书并且找人改了名字就去上大学了。

内容虽然是编纂的, 但是事情却是真实的。

这一篇文章迅速的在梧市传开,当即就有人去找知青办问,发生这种事情可怎么办?这第一次高考, 年龄条件都放的很宽松, 报考的人也多。多少人白天上工晚上点灯熬油,这好不容易考出一个大学生, 还能叫人给顶替了?

知青办也不知道报纸上那则消息的来源,但也不敢给家长们保证。

这天南海北的下乡当知青,谁能打包票就一定不会遇上这样的事情呢?

事情越闹越大,也惊动了其他几个大报纸,一时之间,本来过了高考就等着发通知书的人们找到了新的讨论点。各大报社也都盯起来这件事。

别说, 这还真叫人误打误撞的逮到几个。

都是仗着地方上的势,打通了关系改名字的。一时间,很多地方都开始严查改名。

毕竟,谁也不想被报社逮住发到报纸上被全国人民骂啊。

杨德全白着脸,他不识字,自然也不看报纸,收音机也不爱听。所以这消息他根本就不知道。

这时候被人逮住了直接问到脸上,自然也知道犯了大错,闹不好就要蹲班房。

整个人都颓唐了下来,只能老老实实的交代。

也不知道是谁通知了当地的报纸,马上就有端着相机来的人给他拍了照片,村里的人也围了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