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高桓的笑容浓了些。

高桓在大理寺待了许久,和大理寺卿一起查了许多卷宗,见了许多相关的人,走之前,高桓交代道:“事情已经很清楚了,还请大人还小王岳父一个公道。”

大理寺卿连连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两天后,登闻鼓一案有了新的进展。

大理寺行动迅速,很快查出来当年南琅琊郡大牢的一把大火和李年毫无关系,还了李年一个清白。

并且,春娘交代了她诬陷李年的原因。

据春娘说,五年前的上元节,他们一伙人在街上看到了落单的李家二娘子,于是生了歹念,将李二娘子带到了妓馆。

后来,春娘等人被收押大牢,大牢走水,索性春娘逃了出来。

春娘说,她因此认定,这件事和李年有关。

蓬莱殿廊檐下,姚公公皱着眉问:“春娘说的是李二娘子?是不是听错了?”

小太监低着脸说话:“不是说错,据那个春娘交代,她们当年拐走的就是李二娘子,李蓁蓁。”

姚公公心思沉沉地来到了姚五娘房中。

姚五娘见了姚公公,面带喜色:“怎么样?李年定罪了吗?李桑桑名声毁了吗?”

姚公公只是摇了摇头。

姚五娘有些丧气:“李年脱罪了?”

姚公公说道:“五娘,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人在阻挠,听阿翁的,暂且将李三娘子放下吧。”

姚五娘满脸不可置信:“阿翁,你是天子身边的老人,位高权重,你竟然会怕李三一个小小娘子?”

姚公公叹了一口气:“五娘,你不明白其中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