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余意就不耐烦摆摊了,晚去早归的。站在大街上冻得手都拿不出来。买个烤红薯捂手吧,一会儿就凉透了,手套什么的根本不管用。

张寅他们挣钱的热情很高,一个月跑三趟,剩余时间跑服装工厂,下订单,拿货。

可惜本钱还是太少了,又没有关系跑个贷款什么的,不然还想把古董店开起来。

到了12月,晚上气温到了零下6度,中午也只有3度左右。余意干脆不摆摊了,搬到了温暖的公寓楼住。

只在每周三,国际列车发车这天,开车装一车衣服去火车站给老顾客发发货。他们在俄罗斯国内时,就已经收到了余意发过去的传真。关于衣服的式样,大小和价格都已经标明。他们只要在购买的衣服型号上面打钩,写上需要的数目,再把图纸传真过来。

等他们到京城后,只需要在回程的时候等在火车站,就能收到余意送来的衣服。省时省力,还有质量保障。

毕竟这个时代的衣服鞋子,质量差的真的非常非常差。他们性子直,根本不检查质量,很多人都是买回去才发现上当了。

现在余意提供的衣服等于是一种品牌,拿货省心省力,价格公道,没有后顾之忧。

余意的这种经营办法是独门生意,到目前为止,一周发一次货,一次能发出去一千多件。

只算11月中旬到12月份这一个月就发货四千件,纯利润挣了小80万。跟张寅他们四个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跑列车挣的利润差不多。

不过,没法去俄罗斯捡漏,想到那些漂亮的古董首饰什么的,余意还是觉得有点浪费机会了。

——————

公寓的小套间,余意只换了张新床就原样住进去了。钟点工打扫卫生很干净,加点工钱,连衣服都帮忙洗。她再也不用一睁开眼睛就愁着要洗衣服,倒马桶。

吃饭的问题也好解决,自己做饭的话,小区里面有超前的购物中心,外面有菜农挑过来的新鲜蔬菜。楼下还有多家饭店,打电话点餐,老板亲自送外卖。

小生意走上正轨,空余的时间多了起来,她干脆又去报了一个学语言的夜校,外国语学院的老师来上课,学习阿拉伯语。

她觉得自己学习语言上瘾了,每天不背几个单词都不舒服。

报了语言班以后,家里的镜子,床头,冰箱上全部贴满了小抄。每天一睁眼,就能见到这些小抄,朗读记忆几遍后,就觉得特别安心舒畅,比挣钱都有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