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藩政不利于朝廷大一统,藩地百姓也不能很好的沐泽天恩,撤藩乃利国利民的长久大计。”

“承昀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

不出意外,朝堂上对于打不打淮南而分成了两派。但是这一次,皇帝没有给朝臣们争论不休的机会,直接拍板决定撤藩,让李承昀领兵。

皇帝对李承昀的信任,几乎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惊讶。

淮南王藩地军政官员因世子弑父而分崩离析,周宸安更是不比西南王。因此,有伤亡惨重的平定西南之战作对比,李承昀打淮南这一仗打得相对十分轻松。

朝廷军队长驱直入,当他们攻进淮南王府所在的城池时,王府燃起了熊熊大火。

徐文瑄放火烧了周宸安书房里的所有画像,烧着烧着,整间书房就都烧起来了。

大火扑灭后,李承昀踏进废墟。

李九向他禀报:“起初是徐文瑄放火烧了书房,后来周宸安把整个王府都点着了。从王府逃出来的人都说,当时的周宸安像患了失心疯一样。”

李承昀思忖片刻,猜了猜,问道:“徐文瑄烧的是王妃的画像?或者,也可以说是周宸安父妃的画像?”

“是。”李九垂首,为当时潜进淮南王府的兄弟们捏了一把冷汗,竟让周宸安还保留下了王妃的画像。

李承昀呵的一声冷笑,仿佛自言自语:“大概是周宸安死皮赖脸的跟着我们时偷偷画的,那徐文瑄估计对我和丞瑜有恨意,这结果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闻言,李九又为自己和其他兄弟捏了一把冷汗,竟然没发现周宸安何时偷画了王妃的画像。

李承昀吩咐下去:“找出周宸安的尸体。”

于是,全城的仵作几乎都被征召了过来,仔细从一具具焦尸中辨认周宸安。然而,一遍又一遍的查过了所有焦尸,他们始终都没有发现周宸安。

朝廷很快就派了人来接手淮南的军政,大军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