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好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熬个几年呢。在没能出现下一个有天资的人之前,我们既然择定了主推谨之,就不要后悔。”

人都是要为了自己的选择负责的。

“行吧”,赵案无可奈何的站了起来告辞道,“那我先行一步,保不准还能追上那个小娘子,再探探底。”

齐桓瞥了他一眼,“你追不上的。你以为那个小娘子为何走得如此潇洒?不过是怕我们跟着她追查她的来历罢了。此刻她估计早就跑出了村子。若是脚程够快,估计已经到了半山腰了。”

赵案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你是说她上山那副病弱的样子全是装的?!”

“那倒也未必,那位小娘子身体底子不好,亏空极多,若是再这么殚精竭虑下去,只怕将来年寿不永啊。”

齐桓自己久病成良医,病的岁数多了,就能看出沈游身虚体弱,亏空的厉害。

王汝南一见赵案被骗,顿时高兴起来,“万万没料到,你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级,竟还要被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娘子耍”。

赵案嘟嘟囔囔,“怎么现在的小娘子心眼子多的跟筛子似的,跟周谨之倒是绝配。”

————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齐齐聚在了瓦肆西门。

瓦肆别称“瓦市”,原本是许多棚子组成的一片聚集地,勾栏就像剧院一样在这些棚子之内。但是一旦遭遇大风大雨,棚子搭建简陋,所以极有可能倒塌。

慢慢的,瓦肆的设施更加完善,建筑更加结实,再加上进瓦肆是要门票的,收到了钱瓦肆就越发的繁荣昌盛。发展到了大齐,这里甚至出现了古代版的流量明星,包括各类知名说书人、戏剧班子的角儿、皮影戏老板等等。

四人进了瓦肆,辰时三刻瓦肆已经开始营业了。

一路过了喧哗热闹的各个棚子,沈游还在带着他们往角落里走。

“小子,你要我们看得戏到底在哪儿?”,王汝南生平就讲究一个发乎自然,想说就说,想干就干,故而脾气直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