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游相当满意,她编排这个演出的目的达到了。
她要借助阿月来展现裹脚对于女性的残害,构建一个试图解放小脚的女性形象。
很快,剧情到了第四幕
前三幕一直在压抑观众情绪,等到了第四幕,阿月把自己装在了泔水车里终于逃了出来,观众根本顾不上阿月破衣烂衫,形象难看至极,而是疯狂鼓掌叫好,台下好评如潮。
观看的人越来越多,演员们就越发起劲。
阿月找到了一个乡野大夫,试图取下铁鞋,但大夫告诉阿月,“鞋连皮,骨连肉,一双铁鞋粘皮肉,取不下,取不下”
阿月无可奈何,只能穿着一双铁鞋,乞讨着前往京都。
到了京都便有小乞儿在旁边唱到:“京都有个刘青天,日断阳来夜断阴,端坐府衙为百姓,击鼓鸣冤快快行。”
阿月听着这句唱词,只身一人前往京都府衙击鼓鸣冤。
刘青天受理了案子,陪同阿月回了镇上,惩治了县太爷和李老虎。
刘青天还为阿月找到了御医,御医告诉阿月“铁鞋小巧鞋底薄,要脱此鞋无它法,日日行走可磨掉”。
御医格外不忍,劝阿月不如不脱此鞋,就此当一个小脚女子。
阿月断然拒绝,“老虎害我已报仇,小脚害我仇未报”。
最终阿月终于日复一日、强忍着剧痛,在行走中磨破铁鞋,就此得到解放。
阿月终于又有了一双自由自在可以行走、奔跑的天足。
刘青天有感于阿月的为父报仇的坚韧,上奏皇帝,表彰阿月为孝女。百姓听闻了阿月的故事,为她立了孝女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