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诸位,请在半个时辰之内填完这张卷子,不准许翻书,现在开始”

事实上,第一章 卷子全是《论语》的填空题。如果把《论语》倒背如流的话,半刻钟都不用就能填完。

陈靖等三人从没有见过这种卷子,可看台上的先生一脸认真的样子,到底低下了头认认真真的做卷子。

越做越是满头大汗。这纸上的句子明明每一句都很熟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完全想不起来。

陈靖满脸空白,吴迩抓耳挠腮,丁余白念念有词。沈游仔细一听才发现丁余白居然在从头开始背论语。

要知道,这纸上的题目顺序是乱序版《论语》,每一句都是从《论语》里随机抽取的,照丁余白这背法,见一道题就得从头背一次,别说一刻钟了,一天都做不完。

果然啊,学渣们成绩虽然烂的一模一样,但他们依然倔强的维持自己的个性。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烂的方式必须千奇百怪!

怪不得丁余白说他们仨是吊车尾过得童生。水平简直惨不忍睹,沈游严重怀疑考官当时约莫是打了瞌睡。

只有过了县试、府试才算是童生,别管什么考试,都得考四书文、五经文、试帖诗、策论。

一切考试的根基都来源于四书五经。

而古代老师教书的统一套路就是跟读、背诵、讲解。一个学生光是背熟四书五经就得三四年。

不幸的是,这三位显然是自以为背熟了。真到了要上考场,从考官为了显出自己水平而出的偏难怪题中获得灵感,成功破题,这个前提条件是你得知道这句子是从哪儿来的啊!

比如说,“王速出令反”这个题目,考生要是憨不拉几的以为是皇帝速速下令,让你造反,那你就完了。因为这个题目出自于《孟子》的“王速出令,反其旌倪”。也就是说,考官把下半句话搭在了上半句话里。

这种奇葩题目,沈游初次看到的时候都觉得……考官也挺难的。

科举出题要求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拢共就这么多句子,这么多年来题目都被出干净了。考官们迫于无奈,只能出搭截题。

更惨的是要是考官们出题水平太次,那是要在士林中被别人笑话的

搭截题又偏又难又怪,怪不得古代考官难做、学子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