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史量点了点头,也就沈郎君仁善,灾荒之年,别说杀一个狗官了,易子而食都是常有的事。这时能填饱肚子活下来就不错了,谁还有功夫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这四个字还是在庄园里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不过说起来,正是因着沈郎君仁善,他们方能活得像个人。

史量恭敬的行了个礼,退出去了。

史量一走,沈游当即按照规定,下发公函给情搜科,要求他们查一查六年以前琼州境内可有发生什么事。

一个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王泉与王夫人根本不像是个会遏制自己贪欲的人。相反的,他们必定是遭遇了什么事情才会停止发放印子钱,甚至于至死都对此事三缄其口。

不过五天时间,情搜科的报告就递交上来了。

六年之前,琼州发生过一次巨型台风,许多老人都对此灾害印象深刻。这场台风直接致使琼州一半的岛屿受灾,元气大伤的琼州直到现在为止都无法缓过气来。

同年,王泉原本会被贬斥为赈灾不利,早就被贬谪了。沈游估计王泉将自己前三年搜刮到的一切财务通通都拿去打点上官了,终于保住了自己官位。

但是按理这样一来,重返贫困的王泉必定会加紧剥削,怎么会停止放印子钱呢?总不能是王知府良心发现吧!

沈游的疑惑直到读到“同年,琼州卫新指挥使上任”才得到了解答。

要么是王泉畏惧于这位指挥使,自己停下了。但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军事与民政原本就不搭边,况且王泉是文官,世人眼中王泉可比这位指挥使牛气多了。

还有可能是这位指挥使知道了王泉放印子钱的事,正义凛然逼停了王泉。再不然就是指挥使居然自己也在放印子钱。

相较于前者,后者的可能性反倒更大一些。

沈游惊讶不已,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琼州并不富庶,绝大部分来琼州的官吏都想跑。可凡事想要升迁的官员就得掏钱贿赂上官。为了搜刮钱财,还有什么会比放印子钱来的更快的。

估计这位指挥使和王知府在放印子钱的领地上起了冲突。王知府囿于什么把柄退让了。

不过为何王泉临死都不肯说出琼州卫指挥使在放印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