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领头汉子手底下的人眼看官府好像没有动刀子,顿时嚷嚷起来,“俺们第一次干”、“你放了大哥!”

这本来就是一种话术,人对于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总是会下意识的反驳。初步可以判断,这一只不成气候的劫匪队伍应当是第一次干这事儿。

广勇军当即给其余组员使了个眼色,组员们各自提了人分开录口供。

他们录口供的基础法子就是纯粹的听对方说,然后记录。只要对方肯开口,事物的起始和矛盾之处当即一目了然。再经过数人口供的交叉对比,事物的完整面貌基本就出来了。

这是金鸡村附近的石头村的村民,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只好投靠了石头山山匪。

近期是暴雨时节,匪盗们收入不高。其全部的来源收入就是沈游交的保护费。

沈游的货物基本走得是海运,但是为了掩人耳目,她还有一些依然走得是陆运。于是为了将货物销往各地,她拓出了一条山匪横行的商路。

这条商路上稍大一些的山匪沈游就得交保护费。靠着沈游,这帮山匪甚至都无需劫掠行商和百姓就能活得颇为滋润。不过伴随着沈游的事业越来也大,山匪的要求越来越多。

好巧不巧,山匪们贪得无厌,沈游又想练兵。于是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这帮人由于白身投靠,山匪们哪儿肯再多收几个瓜分保护费的人。可偏偏沈游交保护费素来是按照势力大小交的。而衡量势力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人数。

石头山山匪既想壮大势力又不想多人瓜分财货。干脆把这帮生瓜蛋子打发下山来劫掠,能打劫到倒霉蛋最好,打劫不到也无所谓。反正淋雨的也不是他们。

“诸位,想不想活下去?”

一众匪盗们稍稍有些意动。

“别听他瞎说!”

广勇军似笑非笑的听着领头汉子激情澎湃的劝手下人别投靠官府,“我只有一个要求,带我们找到石头山山匪的老窝,届时我必定保住你们一命。”

已经有好几个明显脸上有意动,但是犹犹豫豫不肯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