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不同于寻常的舞者,沈游特意让三百将士来举行驱傩仪式。正值夜间,蜡烛、火把燃烧之下将此地映照的如同白日。他们身着皂袍,头带鬼面,手执钢刀,舞姿气势雄浑、古朴刚劲。锋锐无比的阳刚之气似能穿云裂甲,激得围观群众阵阵叫好。

沈游微笑,非常满意,这个仪式的设计就是为了加深百姓们对于士兵们能够保护他们的印象,能够减少百姓对于将士们的畏惧感。

各组组长们需要跑遍全城,还得保证气息均匀,衣物整洁,这活儿简直不是人干的!这时候就体现出平常拉练的好处来了。平日里一跑就是几公里,现在终于到了发挥体力的时候了。

他们需要穿过琼山县的主要街道,将驱鬼逐疫、祈求丰收之意遍传千家万户。

等到傩舞结束,就是组织好的社戏。

难得大家都饶有兴致的出来游玩,这时候自然要抓住一切时机潜移默化的灌输思想。半个月前就搭建好的戏台子上开始出演各种曲目。

《铁鞋记》、《女状元》、《申冤录》、《求学记》……,大半年前就开始排演的曲目轮番上演。这些曲目为了便于理解,全是大白话。没有什么咿咿呀呀的唱词,甚至过于浅白。反派角色就一坏到底,让观众恨得牙咬切齿,正面人物都会获得一个美好结局。

难得能有不用钱的戏看,还是从未听过的新曲目,老百姓们自然看得全神贯注,所以他们会慢慢的知道官府年年都有招聘考试,琼州户籍人口均可参加;知道女子也能够就读县学,参加官府的招聘考试;知道官府没有那么可怕,有了冤屈就去找戏台子上唱的官府;知道琼州府军秋毫无犯,知道当兵是为了保卫家园……

慢慢的,戏散了,灯火下楼台。

老百姓们意犹未尽,但是戏也没了,那就得各回各家了。

“等会等会儿”,孙三狗赶紧拽住了自家婆娘,“你看那个台子上还有人出来”。

果不其然,台上亮相了一位老农,黝黑的皮肤,粗大的指关节,无一不显现出对方是个劳动者。

这位老农站在台子上,有点哆嗦。他结结巴巴的开始讲述堆肥的经验。浓重的琼州口音听得人耳朵疼,旁边还站着个小孩复述这位老者的话。

沈游与周恪就站在人群背后,前头黑压压的全是人。

“这就是你的进基层活动?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正式铺开?”

沈游皱了皱眉,“等到征兵过后吧。三下乡活动尚且还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还得看看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