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有了第三条,控制儒生录取人数。
可是既增设儒生试,又要不断减少儒生们考中的人数。这不是暗箱操作,恶意不录取儒生们吗?
“不是的”,沈游一看台下这帮人的脸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会控制名额,并且明确表态,这种对于儒生的招聘会在十到二十年之内彻底消亡。”
蒲良骏:??
是啊,这么看起来,你倒是没有搞暗箱操作了,你只不过是把箱子踢掉了而已。
“诸位,你们首先得搞明白,这种儒生试是针对于那些除了写八股之外,什么也不会的人。我们至少需要一段极长的时间,缓慢减少读三纲五常的人的占比。”
沈游淡淡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平稳过渡,切记操之过急。真等到了十几年之后,这种儒生试就可以取消了”。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有人去钻空子。竞争不过其余专业更厉害的人,这帮人就会转去钻研儒生科。反正只要能当官儿,是什么工作并不重要”。
周恪满面嘲讽之意,他宦海沉浮多年,见过无数官场陈规陋习,几乎下意识的就要把人往坏处想。
”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考中儒生试之人只能够应聘文书岗,此外,儒生试必须不限年龄、性别,不限制任何科目专业,不限制是否完成了县学教育。”
前者意味着通过儒生试入职府衙就毫无前途,后者意味着极有可能有大量的竞争对手同台竞争儒生试。
一个毫无前途,随时随地都可能消失,还可能有巨额竞争对手的考试,但凡有能力去考学院的,都会改学学院的教材。
毕竟县学的扫盲只需要付出一年一百个铜子的学杂费罢了。
“可这样一来,那些非学院出身的人岂不是千军万马,就为了挤过儒生试?”
宁元昌眉头紧锁,这对于非学院派而言,不仅不是个好消息,还是个特大型坏消息。
“不是的”,沈游解释道,“现行的招聘方式上是专业招聘,不过只是加设一个儒生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