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陈章讽刺道,“高层的人想邀功,将事情吩咐下去,结果办事的人眼看着有空子可钻,自然忍不住伸了手。于是就酿成了这场高层邀功渎职,低层贪污腐败的案子。”

“再加上贪官污吏们自觉攥住了渎职者的把柄,又认为天塌下来有上峰顶着,自己不过是个办事的,捞一些也就捞一些,反正届时账面对不上,被查到的也是上峰,自然更加有恃无恐”。

所以沈游无论如何都不肯轻轻放过这些渎职的官吏。因为这会开一个极不好的头。

假如沈游没有发现,真的觉得这些渎职者干得好,给予了褒奖,那么此后这些人势必会变本加厉,乃至于开了邀功的先河。

最重要的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成功糊弄沈游,那么就绝不会仅仅只停留在向沈游邀功这一层面上。届时,剥削下属、百姓,贪污腐败乃至利用手中权利杀人放火都会随之而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清新的官场风气、良好的吏治生态就是这样一点点败坏下去的。

所以,沈游无论如何都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简弘尚且还没有意识到邀功渎职的恶劣性,可他后背已是冷汗涔涔。他原本以为不过是一场类似于献祥瑞一样的邀功事件,哪里底下还潜伏着这些闻臭而来的吸血蝇。

简弘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恰逢战争,正该是万众齐心的时候,沈游怎么会在此刻查这样一桩案子,甚至开始大肆调动人员。

要知道,渎职的不过只有十余人,这还是大大小小的人都算进去了,而贪污的少说也有四十几个。

如果说邀功的心思如同献祥瑞一样,是人心一时走偏。那么贪污可是重罪,情搜科素来抓的极严。

一个人能够借助职务之便贪污七百余两,等于一个高官不吃不喝干十年啊!这不是意味着巨大的制度漏洞就是意味着制度虽没有漏洞但执行没有到位。

而涉及四十余人贪污已经是一场重大贪污案了。涉及人数多,波及部门广,涉案金额巨大……这一切都意味着这场贪污案会掀开一场巨大的风暴,让沈游查处内部的贪污腐败……乃至于彻底整顿辖区内的制度、人事。

简弘后脊背汗毛倒耸。一直以来都对着敌人的刀锋现在要对着自己人了。它要挖去身上的腐肉,挑破掩盖在完好皮肤下的暗疮与脓液。

简弘的牙齿开始轻微的磕碰起来,他身在官场,即使沈游麾下吏治清明,但常年为官的习惯让简弘下意识的开始揣测起来。

姚爽和史量留在了南越的中心——雷州。假如战争顺利的话,晋安、明州、泉州都会变成沈游治下。也就是说,陈章和高勇毅来了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