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识的心里浮现出一层又一层的阴霾,到底是朝中有小人作祟,还是陛下不再信任他了?
“将军,此非汝之过”。
刚刚进来的幕僚李可之真心劝慰道,“陛下既已下令,将军万万不可违逆!”
赵识恨恨道:“陛下必定是被奸人所蒙蔽,怎会下出这样的圣旨?”
室内的几人都不说话了。除了赵识,没有人敢肆意评定陛下。
“陛下乾纲独断,怎会为奸人蒙蔽?”,李可之皱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将军慎言啊!”
赵识摇摇头,沉着脸,仿佛毫不在意,“此地仅你与吕敏二人,皆为我亲信,不必如此小心”。
“将军啊”,李可之叹了口气,“若真隔墙无耳,将军要急行军前往昌义的计划,怎会泄露?”
李可之放轻了语调,“说白了,这军中必有陛下的耳目!”
“留在昌义的一千多人,全是你我出生入死的兄弟。若他们死在了战场上,倒也算死得其所。可如今却是我抛弃了他们!”
慈不掌兵是为了有效发挥每一分战力,这四个字根本不适用于现在这个情况。马上就到了要收割战果的紧要关头,却因为一道圣旨被迫停滞计划,赵识心里的憋屈劲儿,那就别提了!
他的两颗眼珠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红血丝。为了急行军,赵识已经许久没有睡好觉了。
不知道计划能不能成功,心里揣着事儿,乍然又接到陛下不允许他前往救援程文山的圣旨,赵识心里的弦越绷越紧。
他隐隐感觉到了朝中的风雨。
“陛下为何会下这样的圣旨?此刻正是该乘胜追击的时候啊!”
赵识百思不得其解,“便是拿不下黔安,我们此刻发兵,保不准还能与皂衣军争一争昌义”。
“将军,你连下三城,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李可之唉声叹气,“从前将军多是平定川蜀内乱,以及抵御荆州的李铎,看上去便声名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