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季怀玉一愣,方永康皱眉道,“我们的学院又不是你们的国子监,根本没有荫生这一说。各地的学院是要考进去的,由得你是一品大员的儿女都要考。考不中就免谈!”

“这、这”,李可之愣了愣,强笑道,“……倒也公平”。

好毒辣的计策!这样一来,一旦出了几个不肖子弟,世家大族们或者世代官僚的青云路基本都被斩断了。

不过……

“诸位就不怕有高官利用强权,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

季怀玉解释道,“考场的卷子都是糊名的,每个学院招人不过几百个,招生考试过后,每个考中的学子,其卷子都会贴在学院外展览”。

“况且州县处基本都会有民意箱,以铁皮铸就,专门用于投诉举报各类官吏。若有此类的事件被人举报后,一旦查实,从官吏本人到学院上下,所有犯事的都得革职,严重的还得掉脑袋”。

沈游对于教育公平问题,那是狠抓不放,堪称格外严苛。

甚至一旦被查实,子孙三代人都不得参与府衙招考,几乎彻底断绝了三代人的仕途。没有谁会想着冒险去踩这条高压警戒线。

在这个科技并不发达、百姓畏惧官府的时代里,沈游一方面提高百姓发声的机会,一方面以严苛峻法来尽力维持教育公平。

“真乃善政也!”,李可之情不自禁的感慨道,“无怪乎皂衣军能人才济济啊!”

第187章

“善不善政的倒也不重要”,方永康咧开嘴笑笑,“重要的是李大人怕是要保存一□□力”。

李可之尴尬一笑,方才没觉得,现在一坐下来,在加上吃饱喝足,人怠懒下来,这两条腿直打颤。

方永康说的没错,急行军式的赶路方法丝毫没有给李可之缓冲的机会。第二天,李可之大腿内侧血肉模糊,上了药之后皮肤反复被磨破,疼的他根本无法控缰,到最后甚至需要与人同乘一骑才行。

一路紧赶急行,等到众人赶到临川府的时候已经是六日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