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根据情报,李铎入金陵后,其麾下共计万余兵马,被并入永清卫”。

“永清卫?”

马平泰当即一愣,皱眉道,“李铎可是刘子宜的亲信,为何会被并入永清卫?!”

姚爽还未回答,曾英即刻嚷嚷起来,“这个永清卫是啥子?”

皂衣军诸多将领俱是一愣。

他们自觉算不上学识很好,但好歹恶补过各类文化课知识。为了了解敌情,大齐军制是必学的课程之一。

这一门课,最开始的上课老师以及教材撰写者就是周恪。

万万没料到,佘崇明都称帝了,其官制也是照抄的大齐,可他手下的武将竟然连大齐军制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

真是奇了怪了。

马平泰在心里嘀嘀咕咕,但他好歹也知道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没看见现场气氛古怪成那样了。唐志学等人面色涨红,便连赵识都如坐针毡。

从前在军中,大家都是大老粗,手下的文书也多由幕僚撰写。像曾英那样,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以勇武晋升的武将,才是常态。

像赵识、唐志学等人,粗通文墨便已能被人称一声儒将了

可来了皂衣军,周围的同僚不说能写会算,但好歹也都认识字。军中的文书都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认识字,撰写文书不成问题。

这下子,衬得一众川蜀降将脸皮火辣辣,只觉屁股底下带钉子,浑身难受。

现场氛围相当诡异。

周恪即刻笑道,“此事是我疏忽了。此前战事紧急,诸位还没来得及补充大齐的官制。待会议结束后,劳烦诸位去领取一份大齐官制手册。倒也不需要背诵,有个大致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