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

仅以吴绶为例。

“这还有什么好争的?速速回援先生才是!”,吴继纲嚷嚷起来,“吴将军,你愣着干什么?赶紧动身啊!”

吴继纲倒不是多忠心,而是万一沈游死了,势必会对皂衣军造成巨大的打击。届时若皂衣军势颓,被人击败,他可不想再当第二次投降的小人了。

第一次投降,还能说是良禽择木而栖,第二次投降,铁定声名尽丧。

吴绶有些心动。

理智告诉他,沈游的法子是对的。按照他们目前的进度,在对方发兵的短短十余日之间,他们已经侵占了第三道防线上的州县,快要占有一半的省份了。

他只需要按照沈游的计划,尽快夺取剩下的省份即可

但如果沈游身死,他势必要考虑到自己会不会蒙上一层“见主有难而不救”的阴影。

即使有沈游的军令在手,但若是沈游真的出事,将来朝堂上互相攻讦、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吴绶是一个降将,铁定首当其冲。

况且若是别人都去救了,就他不救,那岂不是……

吴绶左右为难。

“将军,请遵从先生军令”,他的副将萧齐是标准的皂衣军出身。

萧齐咬着牙,鼻子微酸,解释道,“这是最高等级的军令。见此令者,不得延误,速速执行”。

有他这句话,便给吴绶吃了一颗定心丸。既然萧齐是这样想的,那么想来其余的皂衣军将领,应当也会选择遵从军令。

那便好。

“既然如此,按照原计划,加速发兵,争取早日攻下第四道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