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页

“这个天气实在不对劲”,马平泰说道,“我方才去巡逻,雪越下越大。今冬怕是要有雪灾”。

南方的雪都下成这样了,北方的形势只怕更为严峻。

马平泰感叹了一句,“这样的天气若是要打仗,风都能把人吹傻了。估计一流血,血都要被冻住”。

“不在这时候打仗,什么时候打?若是到了春季,便是黄河小汛,夏季又是黄河大汛。大江滔滔,奔涌不绝,那就是天险。若是等到秋季,时间又未免太长。大半年的时间足够秦承嗣准备了”。

皂衣军是需要赶时间的。

一则大战刚过,众人正是战意沸腾的时候。二来此刻南阳五万人马都没能围杀沈游,正是“皂衣军天命所归、北齐气数将尽”这一说法甚嚣尘上的时候。二来沈游为诱敌而重伤,皂衣军上下感怀不已、群情激奋。

此刻,军心、民心尽数归附,又裹挟着哀兵必胜的情绪,此刻不打仗,更待何时?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尽快北上横渡黄河,攻下京都,决不能给秦承嗣腾出手来的时间。

事实上,沈游受伤的这段时间里,周恪已经在备战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时候打?

既要尽快,又要减少战争的阻碍。

“最好的时间其实是深冬,那会儿冰最厚实,易于我们发兵渡河。而且……”,刘三俊顿了顿,“雪灾估计最严重”。

众人沉默不语。在座的没有蠢货,自然知道刘三俊话里话外的意思。

最冷、雪灾最严重的的时候,皂衣军尚且还有赈灾的能力,秦承嗣光是打仗就要耗尽力气了,根本无力赈灾。

北齐百姓会饿死、冻死,甚至会引发百姓们大量起义。

这个时候,如果皂衣军出现了,试图攻城略地再方便不过了。因为百姓们以及当地驻军根本没有抵抗的心思。他们巴不得皂衣军能够入城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