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连在诗里说汉家卿臣都已作土,实际是将赵汉卿的名字拆解骂他死了。
赵汉卿不甘示弱,取李义连名字的谐音“礼义廉”,说其满嘴道德礼义,实际道德败坏至极。
你一来我一往,竟是平分秋色,谁也奈何不了谁。这届学子宴他们两个来来回回共做了百余首诗,每一首似乎都难分伯仲,各有爱者,皆是当世难寻之佳作。最后皇帝大手一挥,干脆将它们全收录到书里。
后世言“南李北赵”,指的就是他二人。而小皇帝的任性行为,更是给后世学子带来无数苦痛,被称为“古代诗人教你如何怼人大全”并有三十首长篇收录为必背古诗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刻李义连端起一杯茶水润了润嗓子,决定来日再战;赵汉卿拿扇子遮住半边脸,才隐去此时因为和李义连争辩到脸红脖子粗的狼狈之色。
才不过七岁的小皇帝莫名很欣赏这两个人的处事方式,虽然他听不太懂诗词里暗讽的话语,但他可以根据两人的神色判断出里面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他大概是要喊出来“打起来!打起来!”
李义连扫了眼在那边怡然自得的小皇帝,心里开始琢磨起献礼的时机。
皇帝的左侧坐着太后娘娘,右侧台子下面最近的当属戚国公,原本打算趁他二人发难的时候将苏城的礼物献上,可这两个人却迟迟没有动作,让李义连莫名有些心慌。
不知道憋得什么坏主意,苏城在自己走的时候都没过来见他一面,而是派的进宝给他递的一楠木小匣,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在宴前把这匣子掀开。
今夜的小皇帝着一亮色龙袍,上绣一金龙,按理来说这样的装扮是很贵气,但小皇帝的眼白遍布阴森的红丝,只是偶尔才在嘴角勾起轻蔑的冷笑,让人看着好像身处皇陵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