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虽然这个时代的治铁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民间依然是稀缺物。

铁的坚韧,可以用来锻造兵器,故而在军用方面,铁就消耗了一大半。剩下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

在民间,仍然是以铜为主。

比如民间用来煮饭的“釜”,就是铜或者陶瓷做的,“鼎”通常也是铜鼎。

现在摆在李奇面前的问题是,铜和铁的匮乏。

李奇想到的办法就是,用蜀锦或茶叶去回收废铜烂铁。

这个“灵感”来自于“旧手机、烂手机换盆盆”的反向操作。

蜀锦或茶叶在其他州郡是稀缺物,但是在益州境内不是。甚至因为南中、蜀郡过多的种植茶叶,而茶叶在战乱年代的民间又是奢侈品,使得库存日益增多,保存不便。总管茶业的益州官员甚至寻思着要不要降价促销一些。

现在不用了,因为李奇认为,用这些库存去换取民间百姓家里已经不能使用的烂锅废鼎,既环保,又实惠。

不过这个兑换的比例,应该区别对待。

比如荆、益二州的回收价格可以设置低一点,而针对其他州郡,比如扬州、交州甚至河北一带的回收价格,可以提高一些。

这主要是考虑到运输成本和中间商利润,你得让人家有钱赚,人家才会尽心尽力的帮你办事啊。

虽然从远地方回收的废铜烂铁价格偏高,使这笔生意看起来并不怎么划算,但是铜、铁作为战略资源,却能够有效遏制敌对势力范围的铜、铁存量。

李奇只负责提供想法,不提供具体操作指南,他甚至建议诸葛亮也不要费心思去想具体的方案,只需要把对的事情交给对的人去完成就行了。

李奇的“商务顾问”王黎自占城受伤之后,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这些事情便交到了王黎的儿子王雷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