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有些想不通,这两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李承志得有多闲,才能从一本药书学到炼铁精的方法?
“令人找一本《本草》来!”
给刘腾交待了一句,元恪极其认真的问道,“若用此法,便能炼出好的甲具与钢刀?”
不怪元恪如此心:坚甲一分,刀利一分,兵士的死伤就能少一分,胜算也能多一分。
“自然是能!”
李承志想了想,又低声道:“且民间早有应用……就是不知金部为何未试用此法……”
元恪一声惊呼:“怎可能?”
怎不可能?
这其实就是灌钢法,估计是东汉就有的技术,民间早就应用了。连李家的铁匠打犁尖、锄刃,都用的这种方法:胚用熟铁,刃和尖镀生铁。
这些炼出来的农具既有韧性,又有硬度。
也别说南北朝时期了,新中国成立后,有名的王麻子剪刀都还用的这种方法打菜刀、剪刀,直到八十年代后国内引进了最先进的炼刚技术以后。
至于金部为何不知道民间有这样的技术?
呵呵呵……这就先要问问朝廷了。
世家门阀且不论,就连平民都要分开三六九等,匠户与盗贼、娼妓同为贱民,平时官员与这样的人多说一句话都会觉得受了侮辱,就算研究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好技术、好东西,又有谁愿意看一眼?
清末被列强压着打,大部分原因是满清皇族的锅,少部分原因是历朝历代对理工的不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