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朱子明现在这样留出足够多的上升空间,让底下人看到上面还有他们的位置,有向上继续奋斗的动力,不然一个个指不定就给你躺平了。
朱子明麾下正规军团现在共有八大校尉,不过如果算上军情司的龙七和屯田校尉周鹏,那么一共是十大校尉!
首先是王庄、李勇二人任职校尉,并且因为资历的关系,两人被升为了副将军(杂号将军),领先众人一步!
其后白业龄、白书豪两人因为白文先的关系,升职为了校尉之职!
两人识文断字,又有武艺伴身,升职校尉一职并不奇怪。
其后是万伍和赵胜二人的骑兵校尉,不过官虽然升了上去,可战马和武器装备缺的厉害,所以万伍的重骑兵压缩编制只有不到八百人,赵胜的轻骑兵则只是人员满员,战马还差了近一半,骑兵总人数加起来堪堪两千!
最后两名校尉则是朱子明的大舅哥王士仁和二舅哥王士义!
这么安排乃是因为王家在颖上起义时就有五千人马了,所以朱子明干脆多补一千人马凑齐两个校尉之职给了大舅哥和二舅哥。
这些人之中大舅哥王士仁统领三千人马驻守在颖上县防备北方刘福通的人马,二舅哥王士义则统领三千兵马驻守在长丰县防备南方庐州方向的元军。
李勇去了霍邱县防守西面,顺便替朱子明在霍邱境内寻找铁矿石,王庄则驻扎在下蔡防备淮南方面的彻里不花等人。
只是这么一算有点不太对劲,留守寿春的一万两千人马有五个校尉营,加上分出去四个校尉营镇守四方,在算上军情司和屯田校尉应该是十一个校尉才对,怎么会只有十个校尉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常遇春了,因为资历的和战功的缘故,朱子明将他提拔到千户一职就已经很不错了,再把他提到校尉一职必然会引起麾下众多将士的不服,最后反而可能因此害了常遇春。
所以朱子明又把先前使用过的招数拿了出来,先设立一个没有校尉的校尉营,把三名千户都放到里面去角逐,最后谁能出任校尉一职则全凭各自本事。
凭自己本事拿下的职位,其他人也不会不服,而和常遇春角逐统领职位的则是明字营的老人吴兴和赵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