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
喝骂一声,巩卜班冰冷的目光落到察罕贴木儿身,宛如刀子一般刺得人肌肤生疼。
“察罕,依你只见,我军该当如何?”
“大人,依属下之见,当……撤军!”
最后“当撤军”三个字艰难的自察罕贴木儿口中吐出,虽心有不甘,可确实如他所言,撤军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至于再从汝阳转运粮食,首先不提汝阳城还有没有粮食,即便有又如何?
征南军能劫掠一次,难道不能劫掠第二次吗?
他们骑兵比不过征南军,即便有数万大军也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在战场压根就不具备主动权。
先前新蔡城北十里坡处一战,兀突矢一举葬送掉的绝不仅仅是三千骑兵那么简单,随同葬送掉的还有元军在战场的主动权。
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兵,想要在平原地带拥有主动权,无异于痴人说梦。
先前双方的骑兵数量还旗鼓相当,属于谁也奈何不得谁的状态。
但收服阎思孝及其麾下的一千二百多名元军骑兵后,征南军骑兵已经对元军实现了反超。
也就是说战场的主动权彻底落到了朱子明的征南军手中,元军则转入了被动防守的一方。
接下来战争该怎么打想怎么打,基本全由朱子明说了算,就连撤军也绝不是你说撤就能撤的。
有多少战争都是在撤退之中被人追亡逐北打得丢盔弃甲的?
撤军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将近五万人的部队该怎么撤,谁来负责断后便是一个大问题。
既然撤军这么头疼,那么干脆不撤军能不能行?
答案真不行!
粮食被抢了,粮道不也安全,随时有受到征南军袭扰劫掠的风险,真要一个劲的死磕新蔡城不放,绝对会被朱子明利用缺粮的致命问题玩死。
当然,这只是代表着察罕贴木儿个人观点,至于巩卜班则并不觉得朱子明有多可怕。
相反因为朱子明一直选择避而不战,没敢与他正面交锋,所以在巩卜班看来朱子明也不过尔尔之辈,至少在胆量是不过关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