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正当时,也有不少人来老刘家说媒,可最后都被她娘亲婉拒了,知道村长家的赵大勇来说亲时,她娘才终于松口。
“赵家是内青村家境最为殷实的人家,你嫁过去也不至于过苦日子,还能帮衬着你几个弟弟,那赵大勇看着虽然年轻气盛,可也是个肯干的勤快人,日后不怕没了后福。”
这是刘素梅的娘亲,刘李氏亲口嘱托她的话。
不过刘素梅却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女子本就知事早,她有自幼担负起一家的重担,里外操劳,便是比其他同龄人更加看得开地多。
她知道娘亲之所以同意赵家的亲事,主要还是为了她四个弟弟。
不过她本人觉得这样也好,娘亲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她生来在这样的人家,不是没想过和其他同龄女子一起玩乐在草地上快活自在,可每当她一想到家中近况,就是有心玩乐也玩不起来了。
所以她便一天比一天沉默寡言,无论是和她娘亲学女红还是做这些家务事,她都做的尽善尽美。
所有来过她家的长辈亲朋没有一个不夸赞她得体勤快的,都说谁娶了她就有好福气。
她也是这样想的。
这些担子她很久应该担着,可好在她不需要一辈子担着,所以落得个好名声,对谁都好。
终于到她及笄了,农村十四岁就有的是成亲嫁人的女子,只是她娘一直没有松口为她在那些前来说媒的人家里挑选一个。
他们家只有她爹一人能够稍微照看着,她平时也会做些女红刺绣拿去卖钱若是她嫁人了,那刘家的生计可就艰难了。
所以找个好人家也是合情理的事,更别提她也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即使依旧是做这些活计,她也想换个让她稍微能喘口气的地方做。
于是她就嫁入了内青村村长赵高家中,成了村长的儿媳妇,赵大勇的发妻。
这样家底殷实的人家,她即使每日依旧做着不少的活,她心中也顿感宽慰轻松。
村长家给的嫁妆也够了分量,可以让刘家好好生活不少年月,等之后她攒着钱了,也是可以接济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