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老黄牛需要做人,便将有车棚的竹制车棚换到了这个牛车上,另一个就装到了牛犊子车上,以免路上要是有风有雨的。
就这样沈家六人坐上了牛车,坐在前面赶车的是沈父。
这时沈母和林茗道:
“我寻思着,这天气转凉了,一直在外赶车容易染风寒,等会到了镇子上,娘花钱雇个车夫。”
沈清点头答应,林茗林秋白当然也没什么意见,不过林茗心里想的简单。
既然这次全家出门都是因为林秋白的缘故,那在外花的钱,都得她来,这一点不是和沈家帐算的多清楚,而是她不想占人家便宜。
毕竟在她心里,林秋白的自由和归宿可不是拿银子就能买回来的。
好在这老黄牛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老黄牛了,沈父在前面随便一赶,就知道往哪里走,比之从前不知道好赶了多少。
不一会,沈家众人便到了村东面的村长一家院子门口。
村长一家今日一早也十分热闹,主要是要和沈家人一道上县里,县里毕竟不比镇子上,要准备的东西着实不少。
再加上村长赵高虽然答应了沈家的请求,但昨日酒席上的事情他依旧耿耿于怀,这趟出行也变成了村长家的主战场。
这不,沈家一来村长家,便发现对方院子里热闹地不得了。
村长的几个儿子儿媳,都忙着在牛车上装东西。
村长家的牛车平日是用来装村里的粮食赋税去县里交粮食的,所以不仅车棚比沈家的车棚大了一圈,就连牛都十分健壮。
此刻众人正不知疲倦地往车上装了许多东西,什么吃的穿的用的,甚至连那种一般村户人家没有的雕刻木凳,都放了几个进车棚里。
院子里的人显然还没发现沈家人的到来,等沈家人纷纷下了牛车到了院门口,便听到那赵高的娘子赵李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