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爷,我们这卖的是灯笼。”
李师爷眼神一眯,目光扫向了沈家摊子旁边摆着的桌子椅子,以及一旁明显吃的有些撑住了的两个脸上黑黑的乞儿和两位年约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
李师爷看着桌上空空的食具,即使东西已经被吃完,几人吐出来的鱼骨头当中也依然散发着别样的美味气息。
李师爷当时面色就有些难看道:
“可我怎么看见你们也卖吃食?”
问罢,沈母还没回答,就听那头吴三桂逮着机会狐假虎威道:
“敢骗我们师爷,怕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师爷的厉害!”
吴三桂虽说办事不太利索,但偏巧生了个灵活的眼珠子,他一听方才李师爷的语气就能看出李师爷此时必然心情不好,便知道这家摊子必然今日要吃些苦头了。
既然这家摊子没好下场,他的机会自然就到了。
谁知道他这话刚问出来,就听对面那个风韵犹存的妇人道:
“李师爷误会了,本摊确实不卖吃食只卖灯笼,篮子里的这些玩意以及炉子饭盒里面的吃食,都只是为了答谢各位客人的光顾,设置的礼物而已。”
沈母这一套说法,本就是考虑到了某些问题,毕竟她虽然知道这类的抽手气的生意并不是他们家开创的先河,但在丰县显然还是头一分,要是被扣上了欺骗老百姓的帽子,就难说清楚了。
然而李师爷心头本身就不顺畅着,见沈家的态度也没趾高气昂的,这么看来祝家其实和沈家的来往没那么密切?
吴三桂听到沈母的话,就是一皱眉,觉得对方的回答看似没问题,但要是认真听着,他怎么觉得这人对李师爷没那么尊敬呢?
吴三桂认为在丰县里,是个人都得给李师爷磕头弯腰的,这个沈家凭什么这么拽?
然而这会吴三桂还没说什么,就听见周围的人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