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抉择,可能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令人感受到做了选择之后负面结果的低落情绪,但最后做出的抉择,也只会是原本就想做出的抉择。
如果她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善意,向周围所有人展现自己的善良,好获得其他人的赞美又或者是同性异性的另眼相看,或许这些负面结果会影响她的选择。
但她的选择来自内心,来自对她还算友善的老天爷,获得多少东西,她理所应当付出多少。
她也没因为自己的立场以及内心的处境,就道德绑架其他人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因为她知道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每个人都只感受到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只看得到自己的世界。
当然,她也希望,那些和她做出不一样选择的人,也不要用“虚伪”“圣母”这样的词去伤害她。
诚然,为了获得回报赞许掌声或是其他,而付出的“善意”,可能真的难以分辨,而世人往往缺乏分辨的耐心,也认为,一句“虚伪”“圣母”的人格侮辱,假使误伤了他人也无关紧要。
因为自己经历过的人生,而无差别误伤他人的人,其实也正做着那些伤害他们之人所做的事,不是吗?
在人生的考卷上,只需要填写自己的答案,不要看其他人的答卷。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虚假的真实模样,却在明明感受到真诚和简单时,悲观地道一句“虚伪”,释放诸如此类的负面,仿佛透漏出一种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更独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一般的优越感。
这类的人,却是林茗的上一辈子。
那时的她因为遇见了一两个虚伪的人,于是就将所有具有同样特征共性的人,下意识归类在虚伪上。
这些人里,有许多被证实果然虚伪,但有些人她还来不及证实,就消失于生活。
她总是将所有受到虚伪伤害的人,带入曾经那个自己,转而觉得愤怒伤感,有时被有心人但做枪杆子使,有时为了不显得自己难过反而表现地云淡风轻,再将这些恐惧放在心里,成为下次接触别人时心上的围墙。
加上世人愿意展现出来的,总是下意识筛选出来的,那些对公众形象有利的一面,话里有话暗度陈仓的算计也是常态,她就越加不相信所看到的美好,不相信世上还有简单纯粹的喜爱或者善意。
但这一辈子,她脱离了前世的世界,反而经历了一个崭新的,美好人生,起码在现在她看来是美好的。
无论是弟弟林秋白,还是婆家沈家,亦或者是沈清这个相公,她都觉得挺好,她更觉得好的,更觉得有底气的,却是她脑海当中的那些知识,以及她的空间。
这些,是她上一辈子没有的,因为环境的改变,她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