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认为,这世人都是贱骨头,越是卖不完,越是没人买,越是卖地快,才越是买的多。
所以沈家肯定就抓准了这一个心里,才弄了那个什么限购,如此花里胡哨的玩意。
就算计着这些人,越是买不到的,越是想买。
好像定个规矩,每个人只能买最多半斤,肯定有不少人觉得少买了就亏了似的。
想到这一层面上的刘家人,顿时对沈家的心眼子更加忌惮起来。
觉得沈家连客人都这么能算计,更别说和他们抢生意的对手了。
加上沈家其他规矩,总给刘家一种沈家不是很好惹的感觉,刘家人才如此忌惮沈家。
要是换了一家谁,刘家没准还不至于如此胆战心惊的,没准生意抢了就是抢了,两家人虽说会结怨,但没到对沈家如此忌惮又眼红的地步。
于是刘家人也短暂地学习过沈家限购的主意,但却没想到,也就一开始有人多买了些,后来因为多买了拿回家不经放放坏了,他们摊子上反而都一次买少量地多。
最后那个限购也就形同虚设了。
刘家人如此设想如此仿照,却没想到,沈家一开始就供不应求了,没办法才弄的限购。
而不是一开始没人买得东西,价格提升了档次,再呼和几声限购,才有人来买的。
而刘家摊子上本就没人多买,即使买的人不少,也大多都是一两块两三块地买。
但却为了得到像沈家如此好的生意,也学着限购,却不知道有些东西,能学个形似,但神却不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