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大雍人民享受了二十余年风调雨顺的日子,已然忘了该怎么打仗,豊国的军民在这二十多年里却没有一天不在屈辱中度过。

战争甫一爆发,大雍便节节败退,连损几员大将,眼看着朝中便要无人可用,终于将新官上任不久的赵拂羽派上了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战事吃紧,粮草已然近乎告罄,很多地方却又突然同时闹起了饥荒,今日朝会,新帝终于下达了命令,派陆暄前去赈灾。

值得一提的是,刚下朝,丞相陆先永便请陆暄前往陆府叙话,他虽不情愿,但也不想与丞相把关系搞得太僵,只好捏着鼻子去了。

果不其然,刚进门,陆先永便劈头盖脸一顿教训:“多年不见,还是这么小家子气,若非碰巧走运立了点儿芝麻绿豆大点的功,几时会轮到你坐这位子?”

陆瑾与陆瑜当时立在一旁,陆瑜见陆暄听了这话脸色立马就绿了,赶忙打圆场,对陆先永道:“爹,前阵子你听闻阿暄得了官职,不还高兴了一阵吗,今日唤阿暄过来,不也是想提点提点他的吗,怎么反倒先说开反话了?”

陆先永见自己被人揭了底,面上有点儿挂不住,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看见他那窝囊样子,我心里便觉得不舒服,坐下说话吧。”

陆家虽是世家大族,但陆先永做官,却是一点儿都没仰仗自己的家族背景,是从科举开始一点一点爬上去的,内阁首辅便是他曾做过的一个官儿,这次叫陆暄去陆府,确实也是想在一些小事上稍微提点一下陆暄,好叫他不至于重蹈他犯过的错误,也算是长辈对小辈的关照了。

陆暄刚开始时还颇为不自在,后来真听进去后,甚至有时能与陆先永讨论几句,两人交流得颇为深入,不知不觉天便暗了下来。

陆先永没拉下脸来,陆瑾便替他问道:“阿暄可愿意留下吃饭?”

家里还有人等着他,陆暄便拒绝了:“多谢好意,我就不留下叨扰了。”

毕竟就算这三人想留他吃饭,这府中毕竟还有个怎么看他都不顺眼的白氏,他便不留下来自讨没趣了。

三人见他拒绝了,也没多留,陆瑜将他送到了门口,陆暄便道:“二哥留步。”

陆瑜见他好像颇为着急的样子,像极了急着回家吃饭的丈夫,故意道:“看阿暄好像颇为着急,可是家中有事?不如我找辆陆府的马车将你送回去?”

陆暄听了这话,整个人僵住了:“不劳二哥费心了,我没什么积蓄,只买得起位置不好的院子,马车驶不进去的。”

“哦?”陆瑜一挑眉,慢悠悠地问道,“可是如此?”

随后,他上前一步,附在陆暄耳边,悄声说了句什么,陆暄立刻惊得向后退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