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见有人开了门,他先行自我介绍道:“几位兄台,在下王涣之,有缘拜会。”

锦衣小公子未等邀请,自己便抬脚迈了进来,分外自觉地落了座,示意身后侍从关上门,悄悄地说:“我观几位兄台举止高贵,衣着不俗,也是长安人吧?”

没有人应话,他也不觉得尴尬,排开折扇,半掩了口鼻,小声问:“诸位兄台可也去柴桑书院求学?”

珞泱有点讶异,点了点头。

王涣之见终于有人应他,开心坏了,接着道:“不瞒几位,在下也是前去柴桑书院求学。”

“你是王家人?”萧执难得肯抬起眸看他一眼。

“是是是,兄台好眼力,在下佩服!”王涣之激动地轻拍一下折扇,抢着说:“我见诸位兄台应也是世家子弟,可也是掩了身份前往柴桑书院?”

“唉,你们错过时间啦,柴桑书院现在不收学生了。”王涣之叹息一声,折扇又一拍,眼睛一转道:“不过还好遇上了我!不瞒诸位,王某在柴桑书院有人,此人乃是在下的至交好友,姓郑,恰巧能接应一番,诸位兄台可有意一同前往?”

珞泱闻言顿了顿,沉默半晌,忍不住问:“你说的那位郑姓好友,可是名叫郑子逸?”

第九章

“这位兄……姑娘好生聪慧!”王涣之惊道:“不瞒诸位,我的那位郑姓好友,正是那金陵城郑家的小公子,安石道人亲收的弟子!”

惊叹完后他又环顾一圈四下,附过身,小声询问:“还未请教诸位身份,可能得几位如实相告?”

如实相告是必然不会如实相告的,珞泱瞟了萧执一眼,笑道:“我们兄妹来自长安商贾之家,并非世家贵族,兄长名……”

“砚非。”萧执放下杯盏,附和了一句。

“没错,我们二人此番正也是前往柴桑书院求学,巧的是我们在书院也有熟人接应,故不必劳烦王公子,兄长性子孤僻,恐不喜热闹。”她意味深长地盯着王涣之。

王涣之侧目朝萧执看去,黑衣少年面容孤冷,身边放着一把佩剑,锋芒暂敛,着实不是好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