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白淇向学姐邮箱发送了整理好的资料。隔天,学姐杨厦带着周晴亲自登门拜谢。
白淇拉开门,看见门外站着两位穿蓝色连体工作服的年轻女人,一下没反应过来:“学姐,你们这是?”
杨厦指着楼道的大型物品:“给你送谢礼。”
“噢,好。”白淇侧身请她们进屋:“我给你们拿拖鞋。”
杨厦阻止:“不用,我们带了鞋套。”
旁边的周晴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顺从地跟着杨厦一起把大型物品搬进白淇家,放在唯一空旷的阳台。
第一眼看见这件物品时是靠墙竖放在楼道,白淇认不出来是何种用途,现在平放在阳台,她才模糊地猜出,它应该是一个街道家具。它整体形状像一朵绽放的白雏菊,花瓣下垂成为弯曲一体的靠背和座椅,呈“皿”字形,整个外圈至少可以坐下六个人。
白淇向杨厦询问,得知它果然是一个街道家具。她惊讶并不解:“它是个公共艺术品,为什么要送给我摆在家里?”
杨厦回答得理所当然:“它好看啊。”
旁边周晴竟然赞同地点头。艺术家的脑回路如此清奇。
白淇试图纠正她们的观念:“但它是一个街道家具,体积大,如你们所见,我家阳台根本放不下。”
热情好客的白爸白妈,以及过来围观的边牧,纷纷点头。
杨厦解释:“已经缩小过了。我们最初打算在画廊摆放一个,体型是这个的两倍大。”她手舞足蹈地比划。言外之意,她们已经考虑过街道家具和家具的不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