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的文章放在了桌前。

大楚学院的第一批学子开始被派往大楚的各处。

而没有得到推荐的一众学子,有些选择了跟着书院内的经史之外的其他先生深入研究,也有人在听说了李桃有意在大楚全国内推广大楚书院的想法之后,自愿前往大楚的各处。

“今日朝堂上,立后的言论又被陛下驳回了。”两年的时间,李若甫已经不在每日将京城内适龄男子的画像放在李桃的面前。

但却总会时不时的和她提起朱懿那边的动静。

然而,李桃仍旧没有其他李若甫期待的反应。

大楚书院的事情忙完了之后每日便只是待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睡觉。

这一次听他提起来,仍旧如此。

平价书院如今虽然仍旧在全大楚迅速的推广过程当中,但李柳去年的时候也已经和之前定亲的女子完婚。

只剩下李桃的婚事一直挂在李若甫的心中,但却又有些束手无策。

……

大楚书院第一批学子入仕之后,朝廷之前所有新任官员大都出自国学院的局面有所缓和。

三年后,又一批学子入仕,国学院也开始配合着朝廷一步步从朝堂当中将自己摘出来。

武帝七年,大楚书院成功在全国各处开办了起来,且效果显著。国学院也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学术机构。

武帝七年春,大楚书院第三批学子招收之前,朱懿和李桃商量之后,朱懿卸下了大楚书院院长的职位,大楚书院开始和朝堂彻底分离。

郭康此时已经完全赋闲在家,在李桃出任院长之后,他仍旧担任副院长的职位。

同年,李桃终于答应了郭康在大楚书院内开设武科的提议。

大楚书院第一批的一百武科学子均由郭康及李桃亲自教授,而这些学子也全部是从边关军营当中精挑细选送回平阳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