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早已准备好的靴子工坊在营口投入使用,这里距离禹州最近,运送麻绳方便,西北边境最不缺的便是牛皮,羊皮,原材料问题就地解决,工坊进入正轨。

其他工坊迅速建立,所需工人逐渐增加,从一开始的人员过剩,各个工坊挑挑拣拣,最后发展到只要在官府没有前科记录的人应聘,第二日立即上工。

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不再局限于为马厩割草,他们开始接工坊的活计,有些活零散的很,让老人和孩子赚几个散碎铜板买个糖甜甜嘴也是好的。

满大街跑的脏兮兮的小孩子由此减少很多,其余小子只等到司马师父的私塾全部建好,教授学业的先生就位,便将这些孩子们全部赶进私塾认字学理去。

季柳每日挺着硕大的大肚子在成分和春姐儿的搀扶下,在院中遛弯,他的肚子太大,从头顶往下瞧,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脚尖。

两只小狼崽子跟在他身后磕磕绊绊,相互玩耍,两团灰毛绒球似的,惹人喜欢。

季老太太乐的看他在院子里散步,“今日的早饭给你准备了熬烂的鱼羹,一会儿遛完弯,尝尝去。”

季柳脚步不停,他知道多多运动对生产有利,“好,祖母,入秋了,咱们让阿海弄只羊回来,贴贴秋膘吧。”

说到吃的,季老太太很是高兴,“好啊!羊肉锅子最暖了,让他们加个炭盆,仔细的慢慢炖着,炖上三四个时辰再吃,定然脱了骨了!”

成分偷笑,说道吃,老太太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春姐儿在一旁提醒,“少爷,司马师父昨日在私塾一夜未归,一大早派人来报,用过早饭后回来给您诊脉。”

“师父如此忙碌辛苦,一会儿炖个药膳在灶上温着,等他回来让他用过之后再去私塾。”季柳停下脚步,额上满是虚汗,他恨不得现在走路时用双手托着这个硕大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