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你这是要做什么?”跟进来的凤南笙歪坐在案几前,一手托腮一手转着一只笔问。

李燕回看了看门外的下人,道,“‘贴身’侍卫,请磨墨。”

凤南笙不情不愿地开始磨起墨来,还嘀咕着,“还说不敢用,这不用得挺顺手的。”李燕回不理他,提笔便在宣纸上写下,“竹子养护及用途”几个字来。

两天后,黄临接过李燕回递来的一本册子,打开一看,不由得呆了,“这、还能这样?”作为一个十年寒窗苦读的新科探花郎,只怕连麦子与韭菜都未必分得清楚,又哪里会知道竹子的作用有多广泛。

黄临越看眼睛睁得越大,良久之后,他才长出一口气,双眼冒光地看向李燕回,笑道,“殿下,下官竟不知道这竹子竟也有这么多的用途,不仅能吃还能用。若是能够全面推广的话,不愁将来不会成为图岳城的一大特色。只是可惜,这里的人都并不知道它最有利的价值,只是拿它当柴烧,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李燕回一愣,他只是想缓解图岳城的吃食及经济状况,却没料到黄临竟能想得更远,准备将其打造成图岳城的一大特色。若是真成了以后,将来那些竹制品可就不单单只是内销了,年轻人,未来可期啊!

这时,赵风风尘仆仆地赶来,道,“公子,东西都运来了。”

李燕回笑着道,“来得可真及时。”又对黄临道,“黄大人,我刚从淮南运来一些麦种,你找一些土地较多,人品较好的农户种下,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得抓紧才是。”

黄临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何种个地还要扯人上品。

“这是为何?” 一旁的凤南笙开了口。

李燕回忙解释着,“这些种子比较特别,属于那种周期短,成熟快的种类,现在种下的话,明年四五月份就可以收了。因这里的地理环境,我准备了两季的种子,第二次便是春节期间便可种下,待到八九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了。但因为种子有限,所以,第一批的小麦收割后,我希望不要被卖掉,而是作为种子分给整个图岳城的百姓,将以前的旧种彻底替换掉,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品较好的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