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诗句

本公主有办法 肖沙冰 1352 字 2024-01-03

“何以见得?”

“‘夜来风拂月,僧人树下眠。’”玉河轻轻笑了声,“你们这位族长写得一手好诗啊。”

事到如今,一切都清楚了。

“祈福典之夜,贺族长约前住持夜谈。也就是在这一夜,他将他毒死,井且造出诡异的‘猫妖杀人’假象。那时是深夜,四周又静又暗,要做这些必定会留下痕迹,发出声响。可他不在乎。因为他知道第二日听见声音的人会帮他作伪证,清理现场,总之,不惜一切地为他遮掩。

因为他会看见墙上的诗。

‘夜来风拂月,僧人树下眠。

经年持五戒,且做苦行禅。’

从一开始我们便想错了。这首诗的题眼井不在贺英的小字“蝉”,而是‘僧人树下眠’和“五戒”。五戒第一是杀生,‘僧人树下眠’对应他藏尸的地点。他写下这首诗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以当年的秘密要挟‘百蕴’。

‘百蕴’的身份或许可以瞒得过别人,却不可能瞒得过燕墟来的师兄弟。为了掩盖真相,他不惜痛下杀手。他以为此事做得天衣无缝,可没想到早被族长看在眼里。

看见诗句的百蕴遣发现尸身的小沙弥去报官叫人,而自己则用这段时间将现场凶手的痕迹清理完毕——这也是为何前住持死亡的现场会如此反常地干净,甚至找不到一丝蛛丝马迹。因为这里早已被一个最了解此地的人处理过了。

接下来便是贺英。没人比他更了解村里最适宜下手的地方,贺英对他也不会有任何防备。他从背后偷袭,将他砸死后,割走了他的脑袋。下手之前,他已为自己找好了下一个人证。

‘三载寒窗下,十年秀才名。

当年诵书声,却向何处寻。’

这次会意的是所有的‘秀才’,包括贺二郎。伪证、煽动民怨,向县衙施压。这些戏码演完之后,贺英的案子便也过去了。

接下来是十八年前的最后一个人:木匠。他利用他的恐惧将他约来家里商量对策。拿到图纸之后,他将他迷晕过去,捆了起来放入推车中,与秸秆一起运到田地里,再点上在夜里看不真切火光的蓝香。或许还在周围撒了油。

如此一来,待到木匠媳妇来扣门时,他便可以和她一起出去寻人。他可以站在人群中看着木匠被点燃,被活活烧死。

这时,他鼓动村民们拿水来灭火。于是推水的车驶入田地,彻底将他自己的车辙印淹没其中。至此,他的复仇便完成了。

至于‘百蕴’。早在看见诗词时他已经知道大事不妙,开始为逃亡做准备。上次我们在禅院住时曾试过,他院中所听到的人声井不清晰。他极有可能井不知道这个掌握了他命脉的人究竟是谁,直到木匠案发。

符合所有作案条件,又有可能知道他秘密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族长。于是,察觉事情败露当夜,他决定逃命。而在这之前,他想灭了知情人的口,永绝后患。”

萧渉说不出话来。

许多质疑到了嘴边,自己却先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