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坐在车里的司机从窗户探出脑袋:“是老苏家那小丫头么?”

“王叔叔?”苏酥眨眨眼,在中年司机的示意下,走过去打开车门坐在了副驾驶。

黄溪村地理位置偏僻,与县城有着二十多公里路程,又因人口不多,所以其他快递在这里都没设站点,只有邮局的人,每周定时来送一批信件或是快递。

早年间黄溪村还没有名字时,返程政策下来,有人在城里已无亲属和房子,就选择在这里落户扎根,有人则是选择回到城里与家人团聚,离开的知青或其子女们还保留着与黄溪村人书信联系习惯,逢年过节时不时的互相寄个快递。

那会儿还没有四通一达的‘快递’行业,邮局是唯一能寄信的地方。十年前,王大刚子承父业,担起了给黄溪村送信的邮差一职。

在县城上学那些年,苏酥没少搭王大刚的顺风车回村,可以说是看着酥酥长大的,只是大学四年没见,有些不敢认人。

“几年没见都出落成大姑娘了,叔差点没认出来”见苏酥系好安全带,王大刚打着方向盘将车辆驶出县城,“这是放暑假了?”

“我毕业啦王叔,”土路多颠簸,苏酥抓住车门努力坐稳。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你都毕业了。这两年在大学有没有处个对象?”王大刚一手扶着方向盘,腾出手想抽烟,想到车里有小孩,有把烟盒放回兜里。

这是每年寒暑假回家时,村里人碰到苏酥问到最多的问题,苏酥早就不会害羞:“没呢没找。”

“哈哈哈,那你可得抓紧了啊,叔还等着喝你喜酒呢。”

“不着急,我打算先立业后成家。”苏酥一本正经。

听她这么说,王大刚本来想说‘立业是男人的事’,但想到现在的小孩子自尊心都强,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转而夸赞到,“好,有志气!”

“谢谢王叔,慢点开啊。”在家门口下车,苏酥挥手跟王大刚告别。

绿色的车子开远,苏酥收起刚刚存过王大刚手机号的手机,推开院门回家。

“当然是真的了,自打用了这个沙漏,这两天我夜里睡得可香了,咱们多少年的交情,我还能骗你不成?那我还想不想在村里混喽。”

刚一推开大门,苏酥就被院里的景象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