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酥说的这些和调查报告显示的情况相符,星坞科技所有接收的快递都是从一个没有和华国建交的小国发来的,而在苏酥的履历中,并没有显示她和国外有过接触,哪怕是外国人同学都没有。
物流首发地是一个没有建交的其他洲小国,很多问题没法直接致电问询求证。
当初举办招标会的时候,华国并未设置国籍门槛,如果对方有这个技术,又想要建交,完全可以自己派个公司来。现在对方找上苏酥为法人,可见对方并没有想要建交的心思,只是单纯的想将荒坞沙漠治理出来。
对方提供的设备目前来看没有侵略性和危害性,初步判断是友好举动,如果申请国际组织强势介入调查,不符合华国一向主张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和平建交原则。
——黑土的事,通过考察团在当地调查过确有其事。所以国家这边猜测对方可能是为了治理沙漠有利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找上苏酥,既可以不建交,又可以治理沙漠。
——在苏酥登上前往c省飞机的时候,领导人就已安排了无人机在星坞科技工厂上空侦察过了,没有探测到工厂里那些设备含有危险物品、密级通讯设备或有害气体。可以初步判断对方没有恶意。
领导人心里的天平倾向于相信苏酥,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国际问题不允许他在这件事中掺杂个人感情。
“你说你收到的制造设备,不止能生产高科技产品,还能将沙子转化为黑土?”虽然在见苏酥之前,领导人就通过调查报告知道这个事情,但他还是又问了一遍。
苏酥点头,又强调了一下:“嗯,不过只能是荒坞沙漠的沙子,我曾经在县城买河沙试了下,就不能生产。”
这个苏酥真的试过,就算是有人去调查也能查到。
领导人不再多说,抬了抬手,一直站在他身后的人上前递来了一份协议。
苏酥翻看了一下,协议内容大概是从今天开始,她想出境必须经过监察部门审批,电子通讯会被监听,邮件往来尤其是国际快递也要接受安全检查。
与之相对应的,如果苏酥想的话,她可以继续承包荒坞沙漠,待到考察团圈定范围后重新签订合同,直到苏酥不想承包那天,随时可以终止。能承担承包费就承担,承担不了会给她减免,确保没有压力。
看过之后,苏酥痛快签下大名。
身后的人收好协议,领导人没有要起身送客的意思,反而继续跟苏酥聊起来,“你应该知道了,这次的见面,是因为你向灾区捐赠的那两千台寻人探测仪。明明是帮了忙,却因此被限制了自由,有没有感觉后悔?”
苏酥立刻摇头“不后悔,跟受困群众的性命相比,我的自由不算什么。而且我不觉得这个协议限制了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