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期内,苏酥对荒坞沙漠的资源利用权限仍然保有。只是如果苏酥想要对荒坞沙漠进行荒漠化治理,硬性要求必须使用星坞科技生产出来的黑土,而与这一条硬性要求相对应的,是不管苏酥在治理过程中使用了多少黑土,国家都会支付足额费用。
见苏酥已经看到这页,办事员顺势递过来一份关于黑土采购的补充协议,协议中写明苏酥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使用的黑土,国家将以600000元立方米的价格出资。
协议的后面还附带了一份黑土检测报告。
昨天早上才带走的黑土,今天检测报告就出来了,也是十分有效率。
这份检测报告和系统提供的那份数值完全一致,结果都显示为有助于植物生长等。
看到检测报告,转瞬间,苏酥就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手中这份黑土采购补充协议,也为什么会有治理沙漠必须使用黑土的硬性要求了。
常规意义上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无外乎是通过种植沙生植物的方式,对沙子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沙漠继续扩散的作用,但多的也就没有了。
至于植物存活生长后会把沙子变为黑土么?答案是有可能。但要等落叶归根产生腐殖质再一点点变为适合植物生长的所谓土壤,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有多漫长呢?反正打从苏奶奶扎根黄溪村到现在,历经三代时间,扒开荒坞沙漠周围的那片林子底下,还是沙子呢。
而星坞科技那些制造设备的出现,不止加速了沙子变为黑土的时间,更是打破了荒坞沙漠治理工作的不可能。让华国对荒坞沙漠的治理工作有了新的期待。
——从外向内推进,将沙子变为黑土,是不是可以达成退沙还林,退沙还耕的目的?
这个目标不止是在国内没有出现过,就是在国际上,都是没有团队做到的。
如果苏酥能答应用黑土替换沙子种植适合沙漠环境的植物,那这个目标就有达成的可能!
这个采购黑土补充协议的存在,就是想让苏酥心甘情愿答应‘治理必须使用黑土’这个条款而定制来的。
看着黑土6000元立方米的价格,苏酥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治理沙漠每亩可得到补贴200元,这些钱可以拿来采购一亩所需树苗量;治理成功后每亩每年有10元生态效益补偿金,这个钱可以用来请护林人;树木成材后可让国家收购回去打理。
这么算来,黑土的价格就是纯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