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岁的小孩儿,说这种文绉绉的话。
“这小孩儿真可爱。”
沈可居目光稍有些不自然,别开眼喃喃了句:“其实我小时候,也跟他差不多。”
没怎么听沈可居提起过他的童年时期,付沚这下好奇起来,跟他走在第一间展室里,石经默默听着这位无数次向旁人介绍它的人说着自己的小时候。
“小时候咱爸妈都出去做生意,大哥带我看书,我认字早,读书也早。”付沚见过沈可居的哥哥,也是位商人,却谈吐非凡。
“读过那些小儿书觉得没意思,开始读四大名著,当然那时候第一遍读的不是文言的也不是半白半文的,是白话文解释过的。后来慢慢接触文言,接触经书,读了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读史记左传,诗经我当时是不太爱读的。”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却成了我最爱读的。”沈可居紧了紧握着付沚的手:“或许是上天注定。”
沈可居在付沚耳边低声说:“上天注定让我娶了位名字在诗经中的人。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不如宛在我怀——”
情话还没说出口,一道童声响起。
两人刚好走到石经上《诗经》这处,有个看上去初中大小的小姑娘问她妈妈“《诗经》六义是什么”。
她妈妈看上去不太懂这些,并没有回答。沈可居说了句:“风、赋、比、兴、雅、颂。”
正巧赶上这旁边还有位读诗经的游客,搭了句话:“这顺序不对吧?”
沈可居瞧了眼付沚,付沚收到爱人眼神马上会意,目光移向那位游客,笑着开口:“《文心雕龙》里有个词是’五石六鹢’,’石’是说陨石,’鹢’是说鹢鸟。但’五’在’石’前、’六’在’鹢’前,说明了古人观察的顺序。先见数量五和六,再见才看出是陨石和鹢鸟。”
付沚声音似水般温柔,讲起专业知识来倒像是娓娓道来:“刚才您说的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但人们先见国风,见国风中的赋、比、兴,再见雅和颂,故而是风、赋、比、兴、雅、颂。”
周遭的人都拍了拍手,沈可居也跟着拍手。
这一幕格外熟悉。当初老吴领队,他们第一次在石林见面,沈可居也是跟着游客们鼓了鼓掌,像现在一样看向她。
带着些骄傲,为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