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皇帝都张口了,他要是再想跟萧谌扛上,萧谌说错了吗?

也不想想他这一天天在朝廷上出声,提过其他事吗?

哪一桩哪一件,不是跟女子有关的?

李御史不叫人提醒,还真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萧谌点出,确实没有脸厚得比城墙还过,甚至是不要脸的地步的人,立刻表明改正。

萧谌倒是有些意外,这突然如此的好说话,出人意表!

其实李御史也是叫萧宁一番支持有所感触。是啊,不管当的什么官,是不是都不应该失了公心?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亦非一人可治之天下,若是不想这天下再起动乱,不让人有机会再乱江山,断不能失了公心。

李御史以为萧宁的心里一直只有一己之私,可是到了如今,看看萧宁是怎么做的?

方才是李御史之过,不曾了解瑶娘受封为侯之内情,有一个两个的丞相出面,提醒众人他的失职,就连李御史自己,也觉得不妥。

改御史之制,确实应该推行。

可是,萧宁却更看到御史闻风而奏对大昌的重要。御史监察百官,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也正是因为御史有此闻风而奏之权,才能保证这天下无论任何人都逃不过御史的监督。

若事事讲证据,拿到证据才许御史参奏,说句不好听的话,御史是擅长查案的人吗?证据如果好找,就不会有太多的旧案堆积不查。

御史,本来只负责监察,查案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事,御史负责将听说的不妥当之事上禀,至于是真是假,当由大理寺或是刑部查查。

李御史对萧宁刮目相看,萧宁竟然站在他这一边吗?太不可思议了是吧。

由此,李御史也不禁反省,他是不是不应该处处地针对萧宁。

若萧宁行事有违律法,无视百姓,怎么告她的状都不为过。

除了让女人出头,让女人有机会出仕,站在和男人同样的起步。萧宁作为,这虽为男人所不能容,要说实在有什么不妥当之处,现在并未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