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崔攸已然成亲,这么挑拨离间的问,是想让崔攸家宅不宁吗?

作为一个能为萧宁解决麻烦,急萧宁所急的人,崔攸纵然远在他方,萧宁须得为他着想。

“谦谦君子,兢兢业业,胸襟宽广之人,谁人不喜。”瑶娘含笑答来。

“温润如玉,待人以诚,心系家国天下,一心为国者,谁能不喜。”萧颖是另有答案,但这个答案同样是对崔攸极大的肯定。

明鉴就更不用说了,“想当年,还是崔郎君比某更有眼力,早早地选定了陛下,一心追随陛下。若不是崔郎君太年轻,某占了年纪大这点好处,侍中就该是他的。

“论安民,论定国,崔郎君不逊于某。不能封相,其依然兢兢业业,不曾懈怠半分,这样的人,不仅叫人生喜,更叫人生敬。”

不错,明鉴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怕脱口而出。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不骄不躁,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宠辱不惊。

正是因为太多的人做不到,更是敬佩做到的人。

崔攸,崔伋是如何也想不到,崔攸在萧宁及大昌朝众人的心中,竟然有这么高的评价。

“姑母今日设宴,不会就只有听曲而已吧?”萧宁让人代为答之,也是解决所有流言蜚语传达的可能。

不过这崔家,从前以崔攸为尊,回了一个暗怀鬼胎,意图崔氏不宁的人,往后可要麻烦了。

萧宁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玉嫣,若是玉嫣听闻崔氏不宁,想来定会欢喜无比。

“诸位都请入座,好酒好宴,这才刚开始。”萧颖立刻招呼人,众人也无意探一朝公主和朝中重臣之事。况且崔攸在雍州一向颇受赞赏,为人谦和又有礼的人,诚如萧宁她们所说,这样的人,谁能不喜欢?

崔伋一看四周的人皆散去,若有似无的眼神扫过他时,似在无声地笑话着他

笑话,都把他当了笑话才是吧?在这些人的眼里,他现在就是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