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义乐呵呵地道:“殿下,我们特意按你叮嘱的,注意他们各国农作物,你别说,还真是发现我们大昌没有的作物。”
迫不及待的要给萧宁看看,这会儿孔义的眼里也看不到旁人,急切地向萧宁表现。
萧宁闻之眼睛瞬间亮了,“果真?”
“万不敢造假,殿下你等着,我这就拿给你看。”想跟萧宁表功,岂能不知东西放哪儿的道理,孔义赶紧过去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露出里面圆尖的东西。
“红薯。”萧宁一眼看到,立刻道破物甚之名。
“对对对,就是红薯,殿下怎么知道?”孔义想表现,结果倒好,名字不必向萧宁介绍,萧宁竟然知道?
萧宁眼睛都亮了,取出其中一颗拿在手里,“我知道的比你多。此作物耐干耐旱,且收成不错。就凭你们带回这作物,须记你们一大功。”
难得见到萧宁喜上眉梢的样儿,纵然是萧谌本来正忍住不抽孔义,毕竟早跟他叮嘱过,他跟着一道来,他就是个陪衬,话不用多说,乖乖呆着就好。
结果好了,他倒是要跟萧宁说个没完,萧宁都上头了。
上头归上头,结果听到萧宁说起,孔义他们带回来的作物如此厉害,如何坐得住,看这红红的东西,硬邦邦的,竟然如此厉害?
“如何种?”萧谌打量半响,最清楚萧宁从来不会无的放矢的亲爹,赶紧问。
“养苗。”孔义还没来得及细说,结果萧宁都答了。
“殿下,这可是他国之物,你怎么知道?”孔义方才就有疑惑,再闻萧宁道来,再也忍不住的问。
萧宁一时高兴,忘记掩饰,孔义一问,萧谌理所当然的问:“又是天授?”
对了对了,天授,就是天授。诗词可授,可解救黎民之物,如何不能授之。
“正是。”萧宁反正早把自己造神了,亲爹接得理所当然,她要推说不是,从前的一切岂不是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