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页

尚书令统领六部,这是实打实的权利,萧宁之前是一时没想起来还罢了,想起来又怎么能再当作不知道。

只是她这一番权利不宜过于集中的话,这可是要求她自己的啊!

再一次让人刮目相看。

姚圣不得不说,萧宁居于高位,考虑的从来不是如何将更多的权利握在手中,而是恰恰相反,她会让人将权利丢出去,让最上位者没有机会因权利过度集中,而造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动乱。

明鉴眼睛亮闪闪地盯着萧宁,这么一个人,真是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一辈子能遇上这样一个太女,三生有幸,亦是天下之幸。

“好,不让你当尚书令,那你以为谁可接替你?”萧谌再一问,萧宁的目光落在孔鸿身上,这个问题还用问吗?

问是不用问了,萧宁的眼神已然说明。

“那就一起拟下诏书,这就昭告天下,以令天下知吧。”萧谌亦不犹豫,姚圣道:“如此一来,还差一位。”

可不是吗?若是孔鸿成为尚书,这政事堂就得大变!

萧宁也想起来了,可是六部中何人能担大任?

“兵部尚书程逵。”萧谌和萧宁异口同声地出声,马上明鉴就要提出反对意见,无奈萧宁提醒道:“政事堂内诸相,须得两位知武事,这是规矩。故,不能以文臣标准定知武事的宰相。”

萧宁不说,他们确实已然快将这则规矩忘得七七八八。

那知武事的人,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也只能是现在武将中除了孔鸿外,官位最大的兵部尚书程逵入为武相。

“可程尚书对政事堂的事所知甚少,未必能处置。”明鉴还得继续提问题。

“是以我提议政事堂内多设宰相。”萧宁理直气壮地回答,一群人瞠目结舌。

你这意思是说,能干的人多干点,摸鱼挂名的人,就让人继续摸鱼挂名?

“若是战事一起时,你们还会觉得程将军是摆设?”术业有专攻,彼之所长,他人之短,你非要盯着人家的短处看,那不是要找不痛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