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

纵然不明白的人,注意到萧宁的眼神,也自明了。有些事萧宁不说,那是时候未到。

萧颖道:“既如此,且各自散了吧。”

作为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员,萧颖刚上手不久,承受的压力同样也大。

但一想崔攸一个刚及冠的小子都能做得这般好,她总不至于不如一个小儿。

萧颖虽不是轻看崔攸,亦不过是想让自己证明本事,自此,无人能轻看。

“无类书院这些年有能干的人?”散归散,萧宁多嘴问一句,书院交给萧评打理,萧宁再不曾多问,但也想知道,作为无类书院的先生们,对无类书院学生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殿下的无类书院,如今和太学斗得难舍难分。”明鉴意味深长地扫过萧宁一眼,提醒萧宁。她想知道无类书院学子的水准如何,其实大可不必多问,只需要睁大眼睛看着,自会知道,书院里的人水平如何。

萧宁瞬间悟了,太学,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学院,自来都是只有世族子弟可入,也就是说,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了各世族的想法。

无类书院就不一样了,他们展现的更是萧宁那海纳百川,能容于任何想法,更能让天下各类人才汇集于此的那一类人。

男人,女人,只要是愿意读书,愿意改变命运的人,萧宁都无限欢迎。

尤其这免束脩这一点,多少人望而感叹。这么大的手笔,一开始并无人认为萧宁能坚持得了多久,几年过去,直到现在,无类书院一直都按萧宁一开始放的话执行着,不打半点折扣。

可是,有教无类,对,那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高境界,却总是有太多的人认为,读书识字的事,不是寻常人能做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