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三千张度牒能卖出多少钱?
地方上的官员,恐怕都想从这里头赚一把外快;而京城各衙门的官员,凡有权势的也都想插上一手。
且不说别个,武清侯李伟差管家来开口点明要一百张度牒……
像这样的如何拒绝?
大官大僚有权有势的人那么多,留五百个机动名额肯定不够分啊!
六千多名僧人齐聚京师,争抢三千张度牒,可谓僧多粥少,稍一不慎,就会惹出大祸事来。
万历皇帝着急是一方面,万一真的惹出祸事,那他感觉脸面挂不住。亲政头一次碰到发放度牒便出大事,那岂不说他当政无能?
另一方面,他想借发放度牒与李太后“搞好关系”,毕竟李太后笃信佛宗同样是敲打木鱼的。
搞好关系当然是另有所图。
……
说清原委之后,万历皇帝又焦急地道:“娘,那些僧人既然敢来京师,肯定都是使了大把的银钱,如果花了钱却又弄不到度牒的话,保不准会有人寻死放泼打官司告状。”
“钧儿是皇帝,那你想到什么好主意没有?”李太后问。
“娘,许阁老已经写了一份奏疏,请求孩儿再增加一千名额,最好将京城里的条子应付过去。”
“那钧儿答应了?”
“还没,所以孩儿来请示娘亲。”
“哦。”李太后嘴上虽然应了一声,可心里头已经料定,这件事应该不是儿子来慈宁宫找她的原因。
首先,她已经有一阵子没有过问朝中一应大小事了。
其次,想着这件事大儿子万历皇帝应该能做主的。
毕竟增加一千名额,放在全国范围考量,终究是小事一桩。
不至于为了这个还特意找她一趟?
那万历皇帝到底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