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1043 字 2022-10-05

类似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身份证”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配拥有。

的确,从前就是这样。

而且,这本也是人性,有便宜可占时蜂拥而上;可感觉自己要吃亏时,总会找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谩骂。

然而,任何时候总是还有一些理智的人,哪怕是穷苦百姓中也有,这样的人比常人看得更远,对新鲜事物更加宽容,通常被称之为意见领袖。

“身份证可不能不办呀,咱这些人虽然不用出远门,这一辈子或许就在这旮旯里度过,可国家马上就要分田分地给咱,就问你们要不要吧?”

“怎么?分田分地需要身份证吗?”

“当然了,没有身份证便意味着是黑户,国家怎么可能分给你田地?北直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这样说我们非办身份证不可了?”

“嗯,必须的,这是皇帝爷颁发下来的国策,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代表每个人在大明拥有自己合法的身份地位,以及存在的合法依据,以后无论做什么去哪儿,咱都得出示身份证。”

这样啊,田地不能不要,如果因为舍不得十文钱而分不到田地,那孰重孰轻哪个划算不言自明了。

经过一番酝酿与讨论后,天下人都涌向各地能够办理身份证的衙门。

天下穷苦百姓也很积极,毕竟都盼着国家尽快分给他们田地。

当然,尚未想明白或是实在掏不出来十文钱的人也还是有的。

但只是少数。

故而身份证推行起来,相对于清田均田大计,切断对皇亲国戚的无条件供给等国策,相对要容易得多。

任务量虽然也很大,可这个事儿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将个人信息收集起来,利用设计好的模具制作一张证明自己身份的金属卡片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