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虽然现在的布局和场景与十年后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看样子,应该还是能应付得来。

她成功找到一个小贩,蹲下来挑拣了几张电话卡,用外国语言问:“一张多少钱?”

店家低着头玩手机,头也不抬,只是张开手:“5。”

“可以直接按在电话上吗?”

“可以。”

“可以拨打国外的手机号吧。”

“当然。”

店家话少好交流,主要是价格在童依预算范围之内,她直接下单:“好,给我来十个。”

童依买了当地的十个电话卡,用了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这种卡是在实名制未开始之前的一次性电话卡,无需输入有关信息,买了就可以用,用了就可以丢。

随后她慢悠悠地把玩着手机卡,走到了一个二手店,蹲下准备选了个破旧的手机。

这次的店家没有上一位沉默,一见到买家就开始热情地推销比较新的手机,脸上堆着笑,见到是华国人,默默地把价钱提高了不少。

而童依的外国话除了一些基本的实用性对话和特地在网上学习的砍价的话之外,其他的啥也听不懂。

自动屏蔽了那些话之后,她拿起一个老人机,问:“这个多少钱?”

店家的脸顿时耷拉下来,收回笑容,说:“……30。”

“15卖吗?”

“你怎么可以一下子讲下一半的价格!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