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支硬笔。”铺子里已经挤满了书生。

谭以事先有准备,在大门口简单支了个摊子,竖了一把大伞遮阳就开始卖笔。

总共三万支笔,谭以准备每三个月放出五千支,这样细水长流,能最大程度地延续胭脂铺在读书人心中的热度。

硬笔只卖三文钱,谭以几乎不怎么挣钱,就当是必要的宣传支出了。

张小汀也是厚一书院的学生,家境贫寒,父母哥哥们天天在田间地头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费尽心力供给他上学读书。好在他也争气,考中了秀才,入了书院读书。

张小汀读书用功,把毛笔写秃了都不舍得换新的,听闻谭家胭脂铺有三文一支的硬笔卖,赶紧跑来。

差点把头巾挤掉,张小汀擦擦额头的汗,花了六文钱买了两支硬笔。

看着毫无花哨之处,就是简简单单用木头包住了碳心。

回到书院舍房,张小汀用小刀慢慢削笔,呈圆锥状,拿出一张硬麻纸,试着在上面写字。

导购说了,这硬笔最适合在硬而有韧劲的纸上写,以往柔软不浗墨的熟成宣纸反而不适合。

正好张小汀最多的就是便宜的硬麻纸,试着写了首诗。

一开始掌握不好力度,用力太少,笔画飘忽;用力过重,笔尖折了。张小汀回想了下导购展示的用笔姿势,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笔,中指指节抵住,手指使劲,就顺利写出了硬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