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似热闹,但其实第一天报名成功的人只有两百人,这和桑楚等人预计的数目有些差距。

“用他们最在乎的东西来让他们进工厂干活,要争取做到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工人在挣工资。”苏老师如是说道。

于是第二天早上 所有人都听说了,如果是工厂的工人,地租只需要交两成。

这才算是真正的引爆了大家报名的热情,地租一直是压在浣衣镇百姓头顶上的一座大山,以前都是交七成的,现在只要交两成,这难道是老天爷派来的天使地主吗?报名,必须报名!

于是只用了三天,工厂招满人了。其中香皂厂五百人,成衣厂五百人。基本上做到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人是工人,工厂厂主和工人们都非常满意。

报名成功只是第一步,还有第二步,培训。

两个厂的工人是分开培训的,分为六个大班,一个厂三个班。

主要有三个课程。

一、厂规课,由苏老师、黄韵怡和他们各自找的中层领导们作为老师,将每一条厂规和操作注意事项对学员们详细讲解。并强调,违反厂规将会扣工资、扣福利,甚至会被辞退。

厂规都是苏老师参照现代位面的工厂拟定的——当然,简化了很多。

在上课时,对厂规理解良好的积极分子,一般会被提拔成小组长,小组长每人带着8~10人,算是底层小干部。

厂规课的学习使得工厂的行政框架更加详细了,也有了最基本的团体意识——虽然有几个试图浑水摸鱼的,但接下来的课程让他们明白了,打工人不可以敷衍!

二、技术课:分为算数课和视频课。由县里请回来的老师和投影仪网课授课,学习内容就是与厂内工作相关的算数内容和设备讲解。

例如做肥皂,各个原材料的比例和质量计算,原材料应该怎样分配、搅拌机参数如何设置,时间计数如何规划等等。

成衣厂多数只能手工,学习的都是裁衣工具的使用,纺纱技术初步科普等等。

技术课直接区分出了工种的人选,混水摸鱼的会被直接剔除掉,只有理论知识合格,才能去看到样品设备,学习实操。